曾委員銘宗:(9 時 14 分)主席、各位同仁。本席今天國是論壇所跟大家報告的題目是臺灣經濟
是否已經步入失落的日本型態?日本在 1990 年代以前曾經非常輝煌,當時日本製造就是品質的
保證,日本產品行銷全球,在 1989 年三菱集團買下紐約地標─洛克斐勒中心股權,堪稱攀上日
本海外投資的顛峰代表之作。但是 1990 年之後,日本股票、日經指數及房地產價格一夕崩跌之
後,日本就陷入失落的年代。如今 25 年過去了,日本經濟仍尚未完全擺除低迷情況,過去 25
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 0.9%,連 1%都不到,不僅經濟成長乏力,日本還面臨通貨緊縮情況,過
去 25 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只有成長 0.4%。日本的情況如此,我們把場景拉回臺灣,過去臺
灣的經濟也有非常強勁的成長,但是 2008 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後,臺灣的經濟成長步入牛步
化,去年的成長只有 0.65%,今年預計成長 1%,明年則預估成長 1%到 2%之間,臺灣實質 GDP
的成長速度呈現未老先衰、未富先弱的情況。進一步以美元表示的人均 GDP 來看,去年只有 2.2
萬,與新加坡的 5.2 萬與南韓的 2.7 萬相比是相對的低。
另外,日本經濟失落的重要因素象徵是薪資停滯,臺灣也出現相同的情況,去年的平均薪資
4.6 萬,與 15 年前相較,只有成長 0.4%,幾乎毫無成長。褪色的經濟成長、停滯的薪資漲幅以
及偏低的物價成長,讓人聯想到臺灣的經濟是不是已經步入日本的成長模式?
面對未來可能的情況,臺灣應該如何因應?第一,必須利用財政政策,因為貨幣政策已經走
到極限,所以必須充分利用財政政策,以時間換取空間。第二,改善投資環境,全面排除缺水
缺電,讓國內、外的投資都能進來。第三,全面推動產業政策,包括數位化經濟、機器人、大
數據分析、分享經濟等等,希望全面推動經濟,少一點政治、多一點經濟,讓臺灣的未來有更
好的成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