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委員佳濱: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過去的職涯好像當過老師,也擔任過地方政府
的教育局局長,曾到教育部任職,也當過地方政府的副首長,台中市的副市長,現在擔任教育
部部長。
主席:請教育部潘部長答復。
潘部長文忠:主席、各位委員。是。
鍾委員佳濱:我跟你的資歷有些許相似,首先我當過國小老師的兒子,當過國小老師的弟弟,也當
過國小老師的學生。我想在座都是國小老師的學生,但是我沒當過國小老師,跟你最接近的就
是我當過地方民選首長的副首長。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就是經常要主持,你在台中市政府
時是不是要主持教師甄試與國中小的教師介聘?
潘部長文忠:是。
鍾委員佳濱:還是交給局長就好了?
潘部長文忠:基本上會由直轄市的局長為主要負責,相關政策會做討論。
鍾委員佳濱:OK,那您又比我高了一階。過去我在屏東縣政府時,經常要處理國中小教師的聯合
介聘。其中國中與國小有兩個不同的特點,國中是分科教育,所以在目前少子化與教師超額過
量的情況下,國中在教師介聘時最麻煩的是,要開哪一個科的教師。您知不知道這個問題在偏
鄉的國中,尤其是班級數較少的國中,他們在聘用分科教師時有什麼困擾嗎?
潘部長文忠:國中與國小確實不一樣,因為國中的分科非常明確,尤其是小型的偏遠地方學校,因
為規模很小,所以老師的員額數就相對的少,一般來講能夠釋放出來或完全針對分科是最不容
易的。
鍾委員佳濱:是,而且通常國中校長在提需求時會有一個特色,因為主科的節數多,副科的節數少
,尤其是藝能科,因此出缺會傾向聘主科教師,讓他的鐘點數夠,副科的藝能科部分由主科的
教師兼任,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潘部長文忠:是,多年來這個現象確實是存在的,所以教育部在 105 學年度會擴增合理員額編制,
國中有 450 的增置。
鍾委員佳濱:明年度要 800 個。
潘部長文忠:對,就是希望某種程度去解決委員長期觀察在地方上碰到的問題。
鍾委員佳濱:好。另外,在國小的部分是包班制,我們大概只有 3 種科,一般科就是普通科,還有
特教科及英語科。國小的部分就沒有分科的問題,主要是學生數的問題。目前偏鄉國中小遇到
的主要問題,包括地廣人稀、交通與生活不便、文化刺激、同儕互動少,最重要的是教師的流
動率高,影響學生的學習。其中全國的前 3 個,包括屏東縣,以全國偏鄉地區的國小來講,我
們占的比率最高。在偏鄉國中小的概況當中有幾個指標,譬如一個學校的學生數少於 50 人的比
率、老師的教學年資未滿 5 年的比率,以及年齡未滿 30 歲的教師比率。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
其實偏鄉最重要的就是師資的穩定與師資是否成熟,所以教育部好像有提出一個教學訪問教師
試辦計畫,能否請部長說明一下這個計畫的成效如何?
潘部長文忠:這個計畫的精神比較希望能有更多元的師資,有機會支援師資或偏遠地區的不足,我
們在推動上當然還是會尊重老師的意願。在 105 學年度我們媒合出來的還是不夠,大概只有 19
組,106 年應該有機會擴增到 50 組。
鍾委員佳濱:為何教育部會想用訪問教師來解決偏鄉師資的不足、不穩定或不夠成熟的情況?
潘部長文忠:主要就是剛才委員前面所詢問的,因為確實在偏鄉裡分科,專科能專長任教,加上員
額本來就比較不穩定……
鍾委員佳濱:部長,我直接講重點。我們以屏東縣為例,都會地區因為減班會有超額,但是超額要
介聘到偏鄉很困難。偏鄉會缺額是因為偏鄉的教師留不住,以屏東縣為例,只要高雄市有開缺
,偏鄉的老師縱使去年才剛剛甄選上,兩個學期後只要校長許可,就申請縣外介聘,跑到其他
縣市去了。偏鄉經常會出缺,但是超額教師因為背著超額的名字,好像是多餘的,超額這兩個
字就是多餘的嘛!多餘的老師放到偏鄉,有點像是流放,而且因為距離遠,生活不便,大多數
的老師都安於在原來的學校任教,所以沒有老師願意到偏鄉去。我們的訪問教師最好的著眼點
是,他的教師編制留在原來都會的原校,但是他可以到那邊一年、兩年,分享他的教學經驗後
可以再回去原校,是不是這樣?所以教育部有補助他在原校的代理教師的薪水。這位老師去那
邊,可能因為教學經驗豐富,不會讓偏鄉的學生家長認為都是一些都會區不要的老師,或是多
餘的老師到我們這裡來教學。我們是派出最好的老師,類似像訪問學人這樣的菁優老師去幫忙
做教學的提升。這樣的構想很好,但是只有 19 個學校,教育部打算怎麼改變這個方法呢?
潘部長文忠:以訪問教師的方式,老師的意願是關鍵,誠如方才委員提到的,這些有意願的老師確
實是最熱誠的老師。當然,他的本職還是留在原來的學校,後續我們也考量到現在教育部給予
的資源能夠有合聘的法源機制。
鍾委員佳濱:談到合聘,我先講這些訪問教師需要解決的住宿的問題。在 30、40 年前,每個學校
旁邊都有老師宿舍,有一個老兵當工友,這個情形我們經歷過。現在這些學校附設的教師宿舍
大多殘破不堪,教育部如果繼續花錢去整頓,宿舍分散各地很難保管。希望教育部未來能在偏
鄉地區辦理集中式的教師住宿,讓這些教師宿舍得到妥善的管理。老師在附近的偏鄉,以恆春
鎮為例,不需要滿州國小一個宿舍,不需要高士國小一個宿舍,不需要那麼多的國小各有宿舍
。我們可以集中在恆春鎮,老師到這些學校的交通都不會超過半小時,所以教育部在推動訪問
教師時要考慮改變管理宿舍的作法。在訪問教師還無法完成之前,我們來看一下目前的師培,
去年核定了八千多位老師,估計這 8,288 名師培生都能找得到工作嗎?我們看到的情況是,目前
核定的這些師資生多半都在擔任代理教師、候用教師,只有極少數能夠考上正式缺。去年你們
擴增了 450 個增置員額,明年有 800 個,這 800 個名額由地方政府去招考,明年是不是還要繼
續培育師資生?
潘部長文忠:師資生的培育量,經過當時的高培育量,造成很多老師不見得有任職的機會,目前已
經漸漸穩定到比較合宜的數量,所以剛才提到這八千多位,應該是比較合宜的培育量了。
鍾委員佳濱:這八千多位是不是都是以大學部為主?我們的師培有沒有包括學士後,以研究所為主
的師培?
潘部長文忠:目前也有包含到碩士的階段。
鍾委員佳濱:好,我在此具體的給部長建議,你想想看,現在的候用教師,也就是俗稱的流浪教師
,大部分都是大學畢業取得教師證,但是沒有教師缺。現在在偏鄉地區,若是需要國中的數學
科老師,他最好也能教公民科;若他是國中的英語科老師,最好也能教其他藝能科。如果你們
將這些流浪教師,已經具備國中分科主科資格的教師,用學士後給他兩年,請他們培養第二專
長,未來就偏鄉來講,聘一個可以當兩個用,而且又沒有增加候用教師的人數。你知道我的意
思嗎?他本來就是候用教師,本來就有教師證,你不是再用師培的方式多增加一個師培生,而
是讓現有的候用教師增加他的專科分科能力的資格,所以他到偏鄉去,可以教國中數學,也可
以教公民科,而且還要回流到師培機構來接受教育。我建議教育部未來能審慎評估公費生的培
育制度,應該放在學士後研究所,以培養現在的候用教師第二專長,讓他們到偏鄉去服務。部
長覺得這樣可行嗎?
潘部長文忠:目前的公費生培育制度確實還有幾個不同招生對象,之前也有一些師培被提出來討論
,其中包含委員剛才提到的……
鍾委員佳濱:因為師培繼續培育,之後就當候用的流浪教師,如果你們把現在的流浪教師找來培訓
第二專長,這樣總數沒有增加,但適用的機會增加了。我在這裡還要進一步提出,請教育部思
考以後的公費生相關制度,現在你們用師資培育法第十三條,用契約來規範服務年限及服務地
區,我覺得這是不夠的,因為契約就是一個司法的關係。我希望未來在師資培育法與偏鄉教育
的相關法令上,我們來推動是不是讓這些接受公費培育的師培,未來成為公共教師。公共教師
就是以執行國家國民教育服務為目的的教師,他們必須依著地方政府在各國中小,哪裡需要教
師他們就到哪裡去。部長,是不是可以請教育部來評估研究一下?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指教。目前的師培確實是自費為主,公費為輔。公費生就如剛才委員提
到的,他們其實應該負擔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偏鄉或原住民地區,包含需要補強的人力,以公費
培養的方向才是比較能達到公費生用政府的資源去培育的目標。剛才委員指教的方向,教育部
會來做這方面的研擬。
鍾委員佳濱:最後我占用一點時間,重申今天本席詢問的重點。第一,我希望偏鄉的住宿改以集中
宿舍來提供,因為這樣會比分散到各校來得好。第二,未來公費生在法律上的定位,不是現在
教師法裡面的教師。他應該是新的身分叫公共教師,以便符合地方政府在執行國民教育時,各
校有出缺教師的時候能夠自由運用。當然他的合理權益也應該予以保障。第三,我們希望現在
公費生的栽培,以學士後第 2 專科訓練為主,不要再增加候用教師的員額。你們就從現有的候
用教師中,找出願意做第 2 專長訓練的人,讓他取得第 2 張、第 3 張教師證。在偏鄉一師多用
,比多校用一師來得好。
這部分本席也提出臨時提案了,拜託部長、司長審慎評估,好不好?
潘部長文忠:是,謝謝委員指教。我想,國民中小學的狀況可能不一,我們再一併研議,好不好?
鍾委員佳濱:好,謝謝。
潘部長文忠:謝謝委員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