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委員美女: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其實世界各國對於毒品氾濫都非常頭痛,也採取各種措施讓毒品吸食比例下降,但現在各國已經開始轉向,像是名稱方面,有的已經將「吸毒」
改為「藥物的成癮」,他們認為藥物成癮是一個健康的問題,而不是刑事的問題。如果把它視
為健康的問題,那重點就在於要如何戒毒,要如何協助戒癮治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向。
現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二條之一中規定,縣市政府為了執行毒品防制工作,應該負責哪些
事項,其中包括就學、就養、社會救助等,但其他條文幾乎都只講到刑責,就是把它當成一個
嚴重的刑事問題在處理。既然現在世界各國已經開始轉向,認為這是一個健康的問題,不是刑
事的問題,我們不但沒有將他們治療,反而將他們關起來,現在監獄人滿為患,其中有43%是吸毒或販毒者,我們把他們關在監獄裡,除非是終身監禁,否則時間到他們一樣又出來,甚至在監獄中學得更「大尾」。
因此,要如何讓剛開始因不小心或好奇而接觸到毒品的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接受治療,使
他們不會馬上被污名化、走上不歸路,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應該要
整個轉向,其內容應為社會立法,就像家庭暴力防治法或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一樣,其重點在於
社會的立法,其中只有幾條條文會規定,如果沒做到會以刑罰的方式來逼,而不是幾乎整部法
條都在規範刑事責任的部分。因此,針對這部分,希望法務部能會同衛福部、教育部等相關部
會好好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轉向,把它當作健康問題,以社會立法,思考如何共同面對這些問
題,讓這些孩子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毒品時,或當家庭發現他的孩子在吸毒時,都能有求救的管
道,以協助孩子脫離毒品,而不是馬上將他標籤化,馬上把他隔離,讓他走上不歸路,我覺得
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今天先不要進入逐條討論,請法務部會同所有相關部會將這部法
轉向,變成以社會立法,能否請次長說明一下?
主席:請法務部邢次長說明。
邢次長泰釗:主席、各位委員。感謝委員的指教,法務部百分之百贊成,也順便向委員報告,有關剛剛委員提示要結合各部會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轉向成社會立法部分,其實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希望能跟教育部、內政部合作,將105 年7 月5 日毒品快速篩檢技術推廣至地方,
藉此快速顯現個案有無吸食愷他命的可能性,讓家長得以預防。其次,我們也希望從源頭做起
,希望能與財政部合作,要求使用特殊原料的上游廠商以電子發票記錄銷售的行為,並將銷售
記錄於7 天內上傳財政部,然後財政部再將資料轉給工業局,讓工業局來分析這些藥物是否有
被改制為毒品的可能性。另外,有關委員剛剛說到要讓小孩有求救管道的部分,我們也希望衛
福部能篩選出高風險的清單,所謂高風險的清單,比如說家庭成員有吸毒行為者,可以針對這
些人優先輔導。在跨國打擊犯罪部分,有鑑於美國FBI 長期蒐集並鑑定毒品的特徵,我們會在
跨國方面有效努力的打擊犯罪。
另外,針對高危險幼少的部分,我們希望由衛福部整合內政部警政署第三、四級的裁罰清單
、教育部各級學校的學籍清單及其他高風險家庭的成員,從中篩選出毒品高危險的對象來優先
輔導,這樣可以貫徹管理方向,讓高危險的群體能夠受到更有效的輔導,當然這些都需要協調
教育部、衛福部等部會一起來努力。至於一、二級毒品採取刑事處遇,如何從查獲到結束來進
行輔導部分,因為政府的預算有限、司法資源也有限,我們希望與衛福部及矯正署共同來評估
,讓金額作最有效的運用,也希望能與司法院合作,特別加強少年毒品的戒治方案,來完成社
會安全的體系特別加強少年毒品的戒治方案,完備整個社會安全體系,我們把這個構想跟委員
做報告。
尤委員美女:次長所講的,當然這部分要有效力,其實還是要從打擊毒品的角度出發,剛剛我們在講的戒毒或戒癮治療是健康的問題,不是刑事的問題,是不是能夠請衛福部扮演更多的角色,
從一個健康治療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分?因為就次長所講的,首先,用數據去篩檢,先把人標籤
化、篩檢出來,而對於家裡有吸毒的這些人也把他們標籤化、篩檢出來。事實上這樣馬上就會
造成一個恐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人也知道當你們要來篩檢的前幾天不吸毒的話就篩
檢不出來。就像一般人生病了會主動去看醫生、不會被污名化,對不對?而不是當他去看醫生
之時就馬上被列入所謂的高危險群,或是馬上就被列為要打擊的對象。他發現自己吸毒了、誤
入吸毒之路時,嚇都嚇死了,第一個就是想要逃避而不讓你們篩檢到,所以首要的重點是在於
怎麼樣能夠去污名化。就像今天我感冒了敢去看醫生,但當我罹患了精神病卻不會第一個就去
找醫生,而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污名化。即使到了今天,我們知道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
是很多人還是很害怕去看精神科醫師,因為他擔心這個紀錄將來會不會影響到工作等等。現今
不乏很多優秀的學生,在同學之間只是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就吸食了安非他命、愷他命或很多混
合的東西,他們可能會被篩檢出來,馬上就從乖學生變成了壞孩子!我們就是要去除這種污名
化,讓大家知道這個東西對健康而言是有問題的,就像感冒了、得A 型流感,大家都知道在第
一時間要趕快去就醫一樣,他們不會被污名化,不用恐懼、害怕,家裡的人也不會擔心孩子為
什麼會吸毒,全家陷入恐慌之中。我們在思維上要有這樣的轉向,所以衛福部一定要扮演很重
要的一個角色。
另外,勞動部也要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當然我們知道在一級毒品的部分喝美沙酮都有效,
但美沙酮是每天都必須要服用的,取得的便利性不夠,且會影響到工作等等。如何能讓他們非
常便利地到處都可以拿到美沙酮,而不會影響到工作?我們必須要從一個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看
,如果今天自己的孩子不小心誤食毒品了,做為家長的我們要怎麼樣去處理?絕對不是先把他
污名化、予以通報讓他被列入高危險群。就像孩子得到A 型流感,家長一定是先帶他去看醫生
,希望他能夠接受最好的治療,並看自己要如何配合,像是讓孩子休息等等的。我們希望從醫
療的角度、把他當成是一個病患,減少將來成癮的可能性,而不是先把他標籤化,在校園裡面
造成恐慌。我覺得我們必須要以人為本,以這樣的角度去面對這樣的情形,才能夠真正地解決
問題。
以法務部的角度,當然你們是在打擊毒品犯罪,這絕對是對的,但我們希望你們能結合其他
部會,他們不只是輔助的部會而已,應該也是重要的部會,衛福部、教育部、勞動部等相關部
會都應該一起介入,大家共同面對、解決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要予以轉向,才能夠從刑
事的角度變成是一個健康的角度,思考如何協助他們做治療。從刑事的角度,當然法務部在打
擊毒品製造、販賣等等方面是絕對不手軟的,你們絕對要擔起責任,但我們也希望能將其他的
部會一起納進來。另外,臺南市有很好的成果,是跨局處的整合,甚至用類似治療性的概念,
讓他們能夠遠離吸食毒品的那群朋友跟環境,依性向找到工作而發展出自身的技能,如此他們
才能真正地遠離毒品,否則的話,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辦法加以解決。是不是可以這麼做?
邢次長泰釗:委員所指教的以人為本、以健康社會為前提的立法,我們會結合其他主要的部會,大家共同來努力,謝謝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