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委員凱臣:(9 時 15 分)主席、各位同仁。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以 91 歲高齡辭世,綜觀其從

英劍橋大學畢業回新加坡任一名律師開始,到步入政壇,最後擔任星國總理,把一個只有 700

平方公里的國家,治理成對世界有舉足輕重影響力,李光耀功不可沒。回顧李光耀的治國之道

:清廉立國、講求政府效率、以務實的威權與菁英主義治國、讓新加坡從英國殖民地轉變成貿

易與金融強國、調和移民族群。李光耀模式在政治面,他不諱言質疑民主,對民主有保留,但

不放棄法治與權責;在社會面,強調社會競爭,以高薪收攬菁英,亦維持基本社福,但不以民

粹籠絡貧弱。再加上新加坡不在列強之間左偏右袒,而以全世界為腹地,因而成就了李光耀奇

蹟。

李光耀離開了,但遺留給世界一個擁有 4.8 萬元美金的人均生產毛額的新加坡,高居世界第五

,並擁有一個高效率卻清廉無比的政府,經濟自由度常位居世界第二,全球競爭力不脫前三名

。新加坡與中華民國關係也是千絲萬縷,兩國相互依恃,從軍事、政治、經濟、高科技合作到

文化交流,互動頻繁從未間斷,新加坡的成功,值得我們借鏡。

中華民國和新加坡沒有外交關係,但這次他卻邀請馬總統去參加他們的家祭。新加坡在失去

一位偉大領袖,舉國哀悼之際,仍然以此圓融的方式、有智慧的安排,讓馬總統去參加他們的

私人家祭,彰顯了臺星兩國深厚的關係,以及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友誼,本席對新加坡睿智而且

很有人情的安排,表示最大的敬意。如果外交是一種藝術的表現,這次兩國政府完成了一副畢

卡索的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