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委員建國: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及次長,跟你們報告一個好消息,剛才我們在
衛環委員會協商醫糾法,正式完成。從中華民國設置立法院以來,自第3 屆的沈前委員富雄一
直到第6 屆的賴委員清德,這個法幾乎都是夭折,今天好不容易可以在第8 屆第5 會期……
主席:請教育部蔣部長答復。
蔣部長偉寧:主席、各位委員。三讀通過了……
劉委員建國:沒有,是協商,之前都在委員會審查。你很喜歡「吐槽」,你先「吐槽」,等一下換
我吐你槽。
蔣部長偉寧:我沒有這個意思,我以為三讀通過,很高興……
劉委員建國:以前沒有送出委員會過,這一次是送出委員會,許次長應該很清楚。對病人、醫病關
係、整個醫療環境是一個正向的進展,當然期待未來可以三讀通過……
蔣部長偉寧:有,剛才我跟次長也問了一下,他已經告訴我了。
劉委員建國:幼照法才通過幾年?
蔣部長偉寧:幼照法101 年正式施行。
劉委員建國:101 年的時候部長還沒有來嘛!
蔣部長偉寧:來了。
劉委員建國:不是,幼照法通過的時候你來了嗎?
蔣部長偉寧:還沒,我在101 年的2 月6 日……
劉委員建國:幼照法之前的爭端還有過程,你清楚嗎?
蔣部長偉寧:我從同仁這邊也看了一些資料,約略瞭解它整個的發展歷程,因為要把幼、托整合在
一起,本來就是兩軌,事實上是不容易的事,要維持好的優質教保,可是又因為原來的兩軌問
題,這確實是一段多所努力的歷程。
劉委員建國:所以它整合起來真的是不容易,對不對?
蔣部長偉寧:是。
劉委員建國:過程中教育部要扮演的角色是,整合完之後針對這部法律要去落實執行,應該要擔負
起更大的責任嘛!
蔣部長偉寧:是,這完全是我們的責任。
劉委員建國:陳委員學聖所提的要刪除第十八條第四項部分,部的答復是建議再審慎評估,雖然沒
有完全否定,但也沒有肯定與支持。這種回答的方式我覺得有一點模稜兩可,到底你們的立場
是什麼,是不是可以在這邊說個清楚?
蔣部長偉寧:我可以很明確的說,我們的思考是這樣,對於原來的教保員之工作權維護,當然是希
望一定要做到,同時也希望達到教學的品質,就這兩件事情找到一個平衡,我們現在基本的底
線是這樣。在幼托整合之前就已經是教保員的人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於此情況下,這些工作經
驗可以轉換成實習條件,如果未來他們在一段時間中上完課之後,我們就可以用準用的概念讓
他們能在大班去做相關的工作,假使他們又透過檢定而成為幼教師的話,這當然是非常的好。

過去的緩衝期只做到105 年,我們現在是到108 年,於108 年之後就會用準用的概念,所以原
來就是教保員的同仁,他們的工作權在基本上是受到保障的。
劉委員建國:兩大團體都接受嗎?
蔣部長偉寧:當時兩大團體是有一些對立,現在要用準用的方式,我相信兩個團體……
劉委員建國:不是部長相信,而是你們有沒有去溝通呢?
蔣部長偉寧:衝擊會比較小一點,原來的溝通是延長3 年,我也看到兩個團體有劍拔弩張的狀況,
所以才會提出準用的基本腹案。
劉委員建國:你們有沒有實際去溝通,兩大團體的意見又是什麼呢?
蔣部長偉寧:針對腹案修訂的部分還要去做進一步的溝通。
劉委員建國:幼照法通過的時候,部長還沒有上任,你沒有參與及面對該法要通過之前的種種挑戰
及困難,本席希望部長在執行該法時可能要更為用心。如果經過部長的溝通,能讓兩大團體不
再對立,否則屆時還可能會多跑出家長團體,因為這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受教及被照顧的權益,
假使連家長都跑出來的話,那時就必須有人要下台負責。
蔣部長偉寧:謝謝委員的提醒,我們會讓幼教及幼保之間不同意見的呈現,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平衡
。家長是會看有沒有提供優質的條件給小孩上課……
劉委員建國:我們要很努力,也希望部長要努力一點。如果部長能在教育委員會很清楚報告,就是
已經努力到某種程度,而兩個團體也取得共識了,可能只剩下一點點還要去做努力,如果是這
樣的話,本席就無須在此繼續問下去了。
蔣部長偉寧:謝謝委員的提醒,在教師法上也都是這樣……
劉委員建國:希望你的最後一里路會順利。
有關鄭捷的事情,衛福部已經成立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該司與學校在相關業務上應有怎麼樣
的配合呢?教育部提供的此一數據還讓本席滿擔憂的,就是國中小配置的輔導教師從0 人到2
人,還有兼任的1 人到5 人,預計5 年內增置完成。針對國中小及高中的部分,我認為教育部
對學生的輔導機制還是有問題的。然而大專院校也不遑多讓,大專院校總計有159 所,學生高
達135 萬,包括博士生、碩士生升及二技等,可是各大專院校聘任專任輔導人員卻只有507 人
,兼任也只有746 人。
蔣部長偉寧:兩者相加大概是一千兩百多位。
劉委員建國:平均二千六百多位大專生才有一位專任輔導員。
蔣部長偉寧:從part time 的角度來看,每兩位兼任折一位專任的話,大概是一千四、五百人,未
來我們希望至少是到1,200 人,因為修法就是1,200 位學生要配一位專任輔導老師。目前有一半
的大學已經滿足這個條件,我們希望一年就應該要到位。
劉委員建國:法通過之後,一年就要到位嗎?
蔣部長偉寧:對。
劉委員建國:我要提醒部長,有些專業者不能以part time 來使用。等一下4 點時,我們還要處理
藥師法,所有的醫事人員都可以報備支援,唯獨藥師不可以,因為有其專業及其他方面的考量

。如果一位輔導老師兼這又兼那,有時候他們的心理也會受到某種挑戰,由於衛福部已經成立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你們如何去與教育部、學校及老師做一連結及互動呢?我希望專任或兼任
的輔導老師,從某種程度來講,他們必須有一定的業務量,如果超過的話,對他們的心理可能
會造成一些問題。
蔣部長偉寧:我同意如果他們的負擔過重的話,當然成效就會不好,比如就會限時間、人次等。首
先,我們先在大學讓1,200 位學生配一位專任輔導老師,然後會再去檢視這樣的規模是否足夠。
從國際角度來看,有些先進國家可能是800 人或1,000 人配一位。我們先跨出這一步,並爭取相
關資源及人力,然後再來做檢視。
劉委員建國:針對本席的問題,也請次長說明。
主席:請衛福部許次長說明。
許次長銘能:主席、各位委員。其實委員的問題非常重要,在心口司成立之後,對於學校、醫療、
心理健康及精神醫療如何結合的部分,第一,我們在暑假會為輔導教師辦理教育訓練,由臨床
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設計相關的課程,以提升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第二,針對比較複雜的個
案,老師如何將個案轉介出來,以使臨床醫師可以去處理。過去我們告訴家長要帶小孩去看精
神科醫師,事實上他們是不會去的。依我以前在台北縣的經驗,我們是讓心理師直接進入到校
園內,並跟著輔導老師一起去輔導學生,甚至還要求輔導老師請家長一起來做所謂家庭功能評
估的這一區塊。我們先由心理師帶著輔導老師一起去對個案進行長期諮商,在心理師認為無法
處理的情況時,才會轉到精神醫院去做後續處理。
劉委員建國:在組改之後,有了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我希望該司要發揮更大的功能,衛福部及教育
部針對此一領域要有具體的作為,如果有相關的計畫,也請提供給教育、社環委員會的委員參
考。
許次長銘能:是。
劉委員建國:謝謝。
蔣部長偉寧:謝謝劉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