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委員運鵬:(10 時 11 分)主委好,你辛苦了。主委是否曉得國發會有一個工作叫做景氣循環認
定?
主席:請國發會龔主任委員說明。
龔主任委員明鑫:有。
鄭委員運鵬:你在上任之後有沒有認定過?
龔主任委員明鑫:同仁有把那個資料給我看過,但是現在……
鄭委員運鵬:你會不會覺得那些資料有點像國史館的歷史檔案?從上一任主委到現在,這個幾乎是
我對主委的必考題,我覺得現在的國際景氣狀況跟臺灣產業的景氣狀況其實是很不正常的,如
果你要去做景氣循環認定,你要知道有沒有預警的目的或政策的目的,如果變成國史館,那就
沒必要了。我這樣的說法主委您理解嗎?
龔主任委員明鑫:這個景氣循環的認定當然是事後認定,不過因為我們可以從過去循環的一些型態
,對未來有一些判斷及瞭解。

鄭委員運鵬:提供一點參考,但是如果搞太久,譬如說,你認定前一波的谷底,但現在這一波上升
期都已經要結束了,這樣就沒必要了,所以如果是當作歷史紀錄在研究,這個沒有意義,那給
學術機關研究就好。如果國發會要做景氣循環認定的話,我覺得你們應該積極一點,你不必去
做官方的檔案、官方的紀錄,然後留給學術機關做歷史研究。
上個星期的新聞剛剛發布,我們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大概是百分之八點多,全年經濟成長率
調高為 4.64%。去年已經很不正常了,今年說不定會更好,那個不正常是好的,臺灣跟全世界脫
勾。在您的認知之下,我們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是百分之八點多,那你認為臺灣現在還在
第 15 次景氣循環的擴張期嗎?
龔主任委員明鑫:目前看起來還是在擴張期階段。
鄭委員運鵬:你知道上一次的谷底在什麼時候嗎?
龔主任委員明鑫:2016 年的時候。
鄭委員運鵬:你講的沒有錯,以前最離譜的認定時間是 2004 年,等到你們認定 2004 年的高峰結束
的時候,已經是四年後的事情,後來的認定時間大概維持在落後兩年,因為你們在 2018 年才認
定上一次 2016 年的谷底,遲了兩年,所以從 2016 年 2 月之後到現在,你都認為還是成長期,
是這樣嗎?
龔主任委員明鑫:這是景氣循環的關係,因為這幾年來受到一些因素干擾,包括美中貿易戰及
COVID-19 的關係,所以它上升的趨勢可能會慢慢受到阻礙,如果統統沒有這些因素,可能很快
就到達高峰,但是因為現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它會延遲……
鄭委員運鵬:受到美中貿易的因素跟疫情的影響,其實全世界都已經過了谷底,後來靠著貨幣政策
硬拉,而臺灣是脫勾,本來我們還有不確定性,現在這種不確定性對臺灣都變成正面的力量。
因此這個預測根本就已經不照著以前的常規了,所以你認定現在還是 2016 年之後擴張期,我也
覺得很奇怪,你不會覺得很奇怪嗎?
龔主任委員明鑫:因為景氣還是持續向上,我們現在看起來是這樣。
鄭委員運鵬:我認為,如果你們還要做景氣循環認定的話,那就不能當作歷史紀錄研究,平均兩年
後才認定,都已經過期了,都已經在另外一波的高峰,說不定發生大一點的黑天鵝現象,連高
峰也過了,你再來認定前前一次的狀況,我覺得這沒有必要。你還是研究另外一套機制,譬如
一年發布一次,你認為現在是擴張期就是擴張期,沒有關係,但你不要去認定已經結束的事情
,這樣會有比較積極的效果。現在國發會的功能還包含新創事業的投資,也包含新創技術,如
天使基金、國發基金等,對於這些業者要去投資,要在臺灣做新的研發的話,你們怎麼認定景
氣對他們來說是滿重要的資訊,所以請你再研究一套新的機制,不一定要等到拍板定案,例如
每年發布一次,而不是……
龔主任委員明鑫:報告委員,因為我們還有其他的認定,例如景氣燈號、景氣燈號預測,都是提供
比較未來性的一些參考,所以有另外的指標。
鄭委員運鵬:所以最沒有參考價值的就是景氣循環認定……
龔主任委員明鑫:它還是有,因為它是對未來……

鄭委員運鵬:已經延了兩年、延了四年才公告,我覺得就沒必要了。
龔主任委員明鑫:好,我們來思考看看有沒有……
鄭委員運鵬:那就給其他學術機關或是經濟研究院去做就好了,國發會不需要做這個事情,你的認
定也過時了,而且你又沒有辦法預測,老實說,我覺得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情,這是過去舊經濟
的思維,我覺得你們也不需要去參考美國或 OECD 的標準。以上。
龔主任委員明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