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委員顯智:(12時10分)次長,上個月發生的騰龍通運的事故,造成很大的傷亡,之後交通部函釋召回大客車做檢測,因為有一些狀況是椅子沒辦法固定在車體上,都飛出去了,就這部分我想請教車安中心怎麼做召回大客車的檢測?
主席:請交通部路政司陳司長說明。
陳司長文瑞:跟委員報告,因為當初主要就是查核它的座椅是不是固定在整個車架的金屬骨架上,所以在查核的時候,有先將座椅拆除,拆除之後車安中心相關檢查人員配備有內視鏡去看螺栓孔,查核座椅是不是有固定在車架的金屬骨架上。
邱委員顯智:他也有回文,大概就是這樣。我確認一下,這個也是車安中心給我們的回函,一開始的時候,遊覽車事實上有一個座椅固定拉力測試圖,左邊這邊,那召回的受檢的大客車,就是右下方這個地方,然後要去比較它跟當初固定的樣態一致,然後用眼睛判斷這個位置是不是一致,比如附件二顯示上面跟下面是一致的,所以是用這樣的方式去檢測嗎?
陳司長文瑞:跟委員報告,當初所有的座椅安裝在車體上,有相關的配置圖,譬如椅子應該固定在哪些螺栓,或是在走道上還是在……
邱委員顯智:沒錯。
陳司長文瑞:對,所以他大概先去查……
邱委員顯智:然後就用內視鏡或目視檢查所有車輛左右側的各一組座椅,確認它是不是跟檢測報告之固定樣態一致。次長,你瞭解意思嗎?
主席:請交通部陳次長說明。
陳次長彥伯:我瞭解。
邱委員顯智:就是召回之後用這樣的方式去檢測,現在問題來了,沒有對強度或拉力測試,這樣的檢測能夠確保座椅的安全嗎?你用目視的方式,意思是這一個座椅鎖在這裡跟上面這個固定的樣態是不是一致。我舉個例子裡,在這裡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有一個拉力測試,就是你要用多強的力量去拉,它才能夠承受,到底這個螺絲要多少才能夠承受?次長,這樣的檢測你覺得夠安全嗎?用目視的方式去看本來固定的地方是不是一致?
陳次長彥伯:我跟委員做一個說明,其實這裡有兩個層次上不同的意涵在,第一、剛剛前面講的是下一頁的圖有一個在測試拉力,這是屬於車輛安全檢測測試座椅強度,這樣的設計、螺絲的設計、鎖附的方式是不是足以承擔這樣外力的拉扯,如果OK了以後,就要記錄它是用這樣的螺栓鎖在這個地方,只要確保這樣,它的強度就是符合規定的,車安中心最後是看這樣的東西,而不再做一些破壞性的測試。
邱委員顯智:問題是現在已經出事了,座椅都已經飛出去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針對本次召回的也沒有去做固定強度或拉力的測試,那下一次發生車禍的時候,你怎麼知道它能夠擋得住這樣的拉扯?你為什麼不去抽檢部分的車輛,進行固定強度或拉力的測試?現在車安中心是用目視的方式去看本體、螺絲、座椅是不是固定態樣一致,為什麼不去做這個事情?理由是什麼?他說怕它破壞了現在車體上面的椅子,次長,這你聽得下去嗎?你能接受嗎?
陳次長彥伯:我還是要講召回檢測在做的就是看它是不是依照原來審驗過的方式在安裝,如果是就是OK了,變成你非得要去信任原檢測時它鎖附的方式。
主席:你們把具體的作法講出來,好不好?具體一點回應。
邱委員顯智:已經出事了,死傷那麼嚴重了,你跟我說你們用眼睛在看。
陳次長彥伯:往下走就是剛才委員講到的,車安中心會去研判,也是剛才有些委員提到,如果研判以後發現它有不一樣的地方,就要召回改正,在召回改正的過程中,就會請他來測試、驗證這個方式是足以安全的,如果不安全,當然就要改。
邱委員顯智:你這次召回有哪一輛車經過你們目視發現不安全?都沒問題耶!
陳次長彥伯:初步來講,是沒有發現重大的違規事項。
邱委員顯智:你用目視的方式,到時候告訴社會大眾說這次召回幾百台車,但是沒有一台……
陳次長彥伯:剛才有委員提到,我們要另外把不符合的提供出來讓委員瞭解,至於後面……
主席:時間已經超過很多了,我們請交通部陳次長針對邱委員的要求,把相關的書面資料提供給他們辦公室和交委會。
邱委員顯智:次長,最起碼應該要去抽檢拉力測試,這是最起碼的。
陳次長彥伯:這部分我們會來要求。
邱委員顯智:連椅子都飛出去,他沒辦法確定……
主席:好,我們針對邱顯智委員的要求……
陳次長彥伯:這可以做,因為它有品質一致性,在品質一致性的時候就可以來抽檢。
邱委員顯智:所以這可以做嘛,應該可以做拉力測試、去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