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委員虹安:(10 時 8 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首先要肯定故宮在 5 月 20 日參加美
國第 53 屆休士頓獨立製片影展,抱回了 14 項大獎,包含你們由各界名人共襄盛舉所拍攝的「

經典之美」系列影片也獲得了網路影片類的銅獎,在 7 月 25 日美國博物館聯盟也對故宮的數位
內容給予肯定,我們首先要感謝吳院長帶領故宮團隊在國際兩項重大的比賽獲得很好的榮譽,
本席在這邊先肯定吳院長的努力。
主席:請國立故宮博物院吳院長說明。
吳院長密察: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的肯定。
高委員虹安:我們想要瞭解的是,在你們的數位內容受到國際肯定之後,下一步的問題就會在於故
宮的數位行銷經過我們上一次質詢之後,到底有沒有成功地發揮行銷的成果?很可惜的是,在
今天質詢之前,本席特別去瞭解了上個會期有質詢到的故宮 YT 頻道,這個頻道今年總共發布
78 部影片,只有 3 部的點閱率破萬,其中有一部是上一次我們在質詢台上比較關注的影片,它
也在我們質詢之後破萬了。對於這樣子的情況,本席特別想要瞭解的是,我們今天看到故宮 110
年的預算書,在第 78 頁提到你們明年希望花 635 萬元來成立「國寶國際頻道」,我想請教吳院
長第一個問題,這個「國寶國際頻道」是在原本的故宮 YT 頻道之上開一個影片的專區,還是它
會獨立出來一個新的 YouTube 頻道?
吳院長密察:我請副處長來說明。
主席:請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謝副處長說明。
謝副處長俊科:主席、各位委員。我們會在原來的故宮頻道下的一個單元來進行。
高委員虹安:在原來的 YouTube 頻道底下再開一個「國寶國際頻道」的專區是嗎?
謝副處長俊科:是。
高委員虹安: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本席其實滿擔心的,因為目前看起來,你們官方的 YouTube 影
片每一部的點閱率真的是不太好。我們看到在官方影片裡面,像投影片上的這兩部,其實你們
也有針對一些文物做了特別的影片,那這些影片是否與「國寶國際頻道」的屬性有點類似?剛
好院長和副處長都在這裡,可不可以請你們回答一下,未來「國寶國際頻道」與目前 YouTube
頻道上面的文物介紹影片有什麼不一樣?
謝副處長俊科:未來的「國寶國際頻道」是以比較短而且比較單一的文物為基礎去做一個短影音,
之所以成為國際是我們會在上面打上英文字,未來它會是一個長效型的作法,那是雙週長效,
我們也會把它放到數位典藏資料庫做一個整體的運用。另外,故宮的影音在很多地方會有用途
,YT 只是其中一個,我們也會在臉書或是在我們的展覽中去運用,謝謝。
高委員虹安:好,講到臉書的話,本席有特別去瞭解了一下故宮的臉書,雖然目前的按讚追蹤人數
有到 20 萬,但是每一篇文章的成效大概只有幾百人按讚的狀況,所以如果搭配上您剛剛講的
YouTube 或者是臉書的這個 channel 來講,本席真的還滿擔心你們今天花錢做了這麼棒的內容,
甚至像我們上一次提到的「經典之美」系列影片,有各界的名人來共襄盛舉拍攝,可是這樣的
數位內容如果沒有搭配好的數位行銷、好的平台和渠道的話,其實真的會讓這些數位內容埋沒
在網路上。
當然你們在國際影展有得獎,不過在 5 月 20 日和 7 月 25 日得獎完之後,這些影片的點閱率
看起來也沒有增加,本席在這邊還是要再次提醒吳院長,我們希望數位行銷的部分一定要好好

地加強,我不確定這 635 萬元是要全部拿來做影片的拍攝,還是你們有規劃一些剛才講的國際
化,能夠推廣到國際都看得到,甚至是雙週的長時間露出?請問預算的部分是否也有包含行銷

謝副處長俊科:這個預算有含一部分的行銷,但是大部分仍然會以拍影片為主。
高委員虹安:我想這會是一個滿大的問題,我很擔心會像上次一樣,拍了一個好的影片也得獎了,
可是看起來觸及率不高。
吳院長密察:跟委員補充一下,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原來要向外國借展的都 delay 了,而且現在
國際運費又提高,我們這些國際的借展有一些困難,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們就空出了圖書文獻
處一樓本來在做特展的那個空間。那我去年來的時候,我就常常跟同仁講,我們的影片常常在
國外得獎,但是得了獎之後沒有地方播放,所以我們想在明年的時候,如果我們的特展空間不
能讓外國的特展來的話,我們這兩、三年來至少有 30 個影片得了獎,可以在那個地方持續性的
播放。
高委員虹安:是,我非常認同您希望讓這些好的數位內容有一個呈現的空間,現在的問題是這樣子
的空間需要有好的行銷方式讓大家都知道,那您剛剛又特別提到疫情,以今年的狀況來講,本
席要再提醒一下,在疫情肆虐的時候,其實正是我們推動這些線上內容讓大家看到的好時機,
因為如果沒有辦法去現場看展的話,反而線上的內容才是大家更容易去觸及的部分。
吳院長密察:是。
高委員虹安:本席這一次看到故宮的業務報告和預算書,首先是感到非常的欣慰,因為上一次質詢
的時候吳院長有告訴我,在整個故宮裡面,其實大部分的人力都是在文物、藝文相關的,但是
這一次看到預算書,我個人覺得還滿用心的,裡面提到了非常多符合現今使用的新媒體載具,
包含這上面寫到的合作計畫,還有 VR、AR、Facebook、IG、Podcast 或 YouTube,我覺得這是
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是本席還是不免要擔心,雖然這些方向我覺得都非常好,可是在上一次質
詢之後,本辦在 9 月 24 日得到索資的回覆,目前故宮只打算增加兩名資訊人員,當然我相信這
些科技的發展或科技的運用合作計畫大部分是屬於外包或委託合作的方式,但是如果今天我們
在因應這麼大量的數位科技,再加上剛才院長提到未來會儘量想辦法去推銷這些影片,讓它們
有一個特區去展示,如果是這樣的話,兩名資訊員額您覺得夠嗎?
吳院長密察:雖然現在只有兩名,但是我們精挑……
高委員虹安:這是明年的預算啊!
吳院長密察:我們是精挑細選地去增加這種高手,更何況我們現在的構想是把這些資訊人力整合成
一個處,有 3 個科可以彼此達成相乘的效果。
高委員虹安:就本席的經驗來說,我也分享給院長,其實您講精挑細選沒錯,因為接下來故宮會有
很多的委託合作計畫,我剛才看了一下你們資訊人員的人力配置,目前是服務科 9 人,資訊應
用科 10 人,我相信這 19 人一定是一個很重要的編制,為什麼?因為這會成為你們和資訊外包
團隊或是合作的學界廠商之間很重要的橋梁。
本席在這裡告訴您一個失敗的案例,就是交通部的 UMAJI app,依據本席長時間的瞭解,他們

花了 3 年的時間,交通部部長林佳龍最後承認這個 app 當初在開需求規格的時候就是一個失敗的
需求規劃,所以本席希望你們的資訊員額能夠精挑細選,如果能夠選到好的人才,對故宮未來
的數位行銷和科技發展絕對會有幫助,因為在中間作橋梁的人如果能夠懂得需求怎麼開、規格
怎麼開,如何去做專案管理和這些團隊來配合,本席覺得這樣才是正向的循環。你們的員額只
有兩名,我還是覺得很擔心,希望院長好好斟酌一下。
吳院長密察:沒錯,在公務部門裡面任用資訊人員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是一直有討論的。
高委員虹安:就是你到底要 in-house 開發,還是你要合作。
吳院長密察:對,所以基本上我們知道怎麼開規格,知道怎麼樣有前瞻的 vision……
高委員虹安:好,請院長注意這件事情。
吳院長密察:但還是必須和外面結合。
高委員虹安:因為時間到了,最後一個小問題,南院的參觀人數增加,但是銷貨收入卻大幅減少,
院長您怎麼看?
吳院長密察:沒錯,南院的參觀人數增加,但是沒有等比例的在銷貨收入……
高委員虹安:沒有,是反而減少,這不是等比例的問題,是減少,一增一減。
吳院長密察:可能因為以前看展的人是真的來看展,現在增加的人有很多是在國旅的推動之下,所
謂的報復性消費的人,所以不見得是以前的博物館愛好者,這個可能有關係,但是我們還必須
進一步的把這裡面的因素給釐清楚,謝謝委員的指教。
高委員虹安:包含您提到購票率也是相當的低,所以可能跟剛才院長的答復有關係,但是我們找到
問題還是要解決,希望院長後續可以儘快地針對這個現象想出一些解決的方案,我們今天的質
詢就到這邊,希望院長把剛才的問題都帶回去好好研究,謝謝院長。謝謝主席。
吳院長密察:謝謝委員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