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委員貴敏: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同仁。首先在我發言之前,我想先回應剛才林騰鷂教授批
評委員沒有出席的部分,我在這裡特別很慎重地說明,其實本院委員對於學者專家的意見都非
常非常的尊重,因為現在國會有很多的情形是有直播的方式,所以即便不在現場,我們也可以
看到現場的狀況。
在我說明之後,就要進到今天的主題。前面我們聽到學者專家的意見,有一點是我覺得非常
非常有趣的,就是林教授提出誰來監督監察院這樣的議題,其實我們最近在網路上面也有看到
很多民間的意見反映這次提名的院長人選,就不提其他監察委員的人選,院長本身他自己涉案
的部分,他曾經被檢舉有類似違法情形的件數多到難以想像,以這樣的狀態,大家開始對於監
察院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然後日後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憲法所希望賦予這樣的職權已經有
很大疑義,所以民間已經有提出監察院要不要乾脆民選的問題,就像立法院,不管大家對於委
員有什麼樣的批評,但選票終究是可以反映民意,所以對於監察委員這樣一個獨立機構,民間
現在已經提出採用民選的建議,對於這樣的議題,待會在審查委員發言後,會有一個總結的部
分,我拜託各位學者專家能提供給我們委員一點意見,因為我相信公聽會並不是明天開始質詢
的預演,其實在公聽會裡面,我們最想要知道的是學者專家在這個領域裡面能夠給我們什麼樣
的建議,我們好依據學者專家提供的建議作為日後質詢的方向,所以這個部分就拜託學者專家
待會能夠回應。
第三個問題,我想到的跟張委員很類似,就是現在大家都提到要廢考監,可是我們看到這次
提出的人選,不管是院長或部分委員,他們本身的立場一直以來就是要廢監察院,因此,我就
覺得很好奇,如果他本身原來就認為要廢監察院,那麼在這次他願意出任監察院院長或委員,
心裡所保持的是什麼樣的態樣?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在座的學者專家可以回答的,可是假設廢
考監已經成形的話,對於這些末代的監察院院長及監察委員,從功能性上面來講,各位學者專
家認為原來憲法條文裡面規定的審計、糾正或糾舉,尤其我們看到監察院提出這麼多的糾正或
糾舉案件,其實在最後大多數都是無疾而終,這也不免讓人民對於監察院到底有沒有其功能性
產生懷疑,目前看起來審計的部分已經有審計處等其他單位可以處理,而關於調查的部分,剛
才學者專家或本院委員也提出可以類似像美國一樣回歸到立法院來,所以我想請教的是,對於
人權委員會的部分,難道監察院是唯一一個可以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機構嗎?剛才張其祿委
員提到它可以設置在總統府之下,但是從這一次提名的人選上面來看,是不是公正超然的立場
,其實民眾已經有疑慮了,對於這樣的情形,將來國家人權委員會是不是應該設置在特定的機
關之下,或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機關,也拜託學者專家能夠提供我們一點參考意見。
接下來,我要提的是除了功能性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剛才許玉秀大法官提到

的公開透明的概念,我覺得公開透明好像不應該只有在司法上面來講,如果在監察上面也可以
公開透明的話,我們大概就不會看到曲棍球的案件,也不會看到監察脅迫司法的情況產生;當
然我們也應該不會看到所謂的獨立機構中選會其主委居然會拿出侮辱公署罪,這個已經是老掉
牙的事,這已經是古時候、民國初年的時候,因為當時的環境,公署是高高在上的情形,和今
天以人民為主、為民服務的民主法治國家是不一樣的概念,所謂的獨立機關居然會拿出老掉牙
的官僚體制之下的法條來要脅人民,這個事情是不是也應該歸監察院所管呢?日後這些事情,
對於監察院所有的案件調查都應該公開透明,我不知道各位學者專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再來,我要提到的是回到剛才陳教授提到的,今天我們提出來的監察委員人選裡面,對於人
權的部分,幾乎是沒有任何人有國際人權的概念,當然我們看到相關的單位,尤其是院長候選
人表示他是一個人權鬥士,但是真的是人權鬥士還是政治打手?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政治
議題才是人權,應該不是吧!剛才許玉秀大法官在前面發言的時候講得很好,關於被害人的保
護,被害人難道沒有人權嗎?跟學者專家們報告,最近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在討論被害人保護的
時候,我們發現國家的資源居然有百分之八十四點多用在被告的保護身上,對於被害人的保護
所用的資源只有百分之十六點多。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正好呼應了在人權的部分,我們臺灣的被
害人、被害人親屬有沒有人權?這些人權是不是也該歸於國家人權委員會所管的範疇內?這個
部分也就教於各位學者專家。
我要提到的下一個議題是,對於監察院是一個獨立的機構,我想大家都沒有任何的懷疑,名
詞上面來講,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可是我們看到今天所提出來的院長候選人,當他在回應憲
法上要保障、要超越黨派去執行職權的時候,他的回應居然是他退出民進黨,是不是形式上面
不參與任何黨派就叫做超越黨派?還是實質上面真的沒有任何政黨的立場才是超越黨派?在這
件事情上面來講,究竟是形式為重,還是實質為重?我們也要拜託各位學者專家給本院委員提
供寶貴的意見作參考。我們來看一下,以院長的部分來講,我們知道這個院長一直都是民進黨
的派系大老,派系大老是不是適合擔任院長?我們先不管今天被提名人是誰,單純的從立場上
面來講,一個派系大老能夠超越黨派的機率有多高?請學者專家也讓我們瞭解這個意見。
除了超越黨派之外,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立場,就是他必須要有很好的社會聲望,但是我
們今天的候選人裡面到底有多少是清清白白的從政,然後有很好的社會威望?是不是在這兩點
之外,還有其他因素是我們應該要納入考量的?這點也請各位學者專家多多指教。還有一個,
因為時間關係,我就先說前面提到的,就是我們提到這次應該是末代監察院,那麼從功能性來
講,我們是不是應該請這些末代的,不管院長也好、委員也好,因為其職位已經虛位化,對不
對?既然有心為臺灣,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做志工,不要拿薪水,這是不是也是一個很好服務臺
灣的機會?以上請教諸位學者專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