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委員柏惟:(10 時 35 分)主席、各位同仁。蔡英文總統曾說過沒有人需要為了他的認同來道歉
。臺灣是一個幸福的國家,幸福表現在體貼上,體貼我們的國民、體貼我們國民出國旅遊的自
由,體貼我們的貨物出去到世界上的時候,可以讓人辨別是臺灣,並且減少因為誤會臺灣和中
國而產生的衝突,這就是一種幸福的表現。
推動護照改名有四個好處、四個原因,第一個必要性是,現在全臺灣的貨物以及我們的公共
衛生、防疫的效果去到全世界時,因為我們的國名、因為我們的護照、甚至因為我們平常使用
的個人事業有「China」等字,被人誤會我們是中國,不是臺灣,在機場海關還好,他們相對比
較有經驗,但是一般在飯店、民間企業仍然會誤會我們是中國人,剛才也有講到可能會被打壓
、歧視,所以要向全世界宣示臺灣和中國不一樣,這是我們提出此公決案的原因。第二個改名
的必要性為,疫情過後,世界對中國的態度改變,主要國家對臺灣和中國的政策可能出現分歧
,中國強化外宣,宣傳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必須展現態度,明確告訴世界,臺灣和中國
不一樣。第三,在法律上,國名的表現由臺灣人自己決定,不涉及憲法變更,可以有過渡的選
擇期,所以我們這次提出的公決案希望除了有新的臺灣護照,也可以保留過去「Republic of
China(Taiwan)」的方式,讓人民自由選擇他比較認同的護照。第四,護照是國民旅遊的憑證
,國民不希望被人當成來自 China,根據民調顯示,尤其最近的數據最高,今年二月底時,有
83.2%的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只有 6.7%,現在臺灣主流民意
有超過八成的人認為自己是臺灣人,卻要拿著 China 的護照才能出國,很明顯,這與臺灣的民意
脫節。代議政治就是要反映國民的意志,我們的政府也應該要想辦法照顧國民的需求,提出護
照封面改名,也正是回應民意的期待,我們提出的版本也保留彈性,民眾可以選擇自己要使用
新版或舊版的護照,相信可以照顧到大家的需求。
蔡英文總統說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道歉。我們認為在「Republic of China」這句話上,長期
以來有人關心「China」、有人關心「Republic」、有人關心這三個字,現在是一個時間點,我
們開始關心臺灣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