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委員素月:(14 時 24 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主委,我們都知道農民做事是看天
吃飯,非常辛苦,我很高興主委關心農民的權益,推動農民職業傷害保險、農業保險及農民退
休儲金條例,希望照顧農民的生活。
現在臺灣農業面臨很多問題,包括農村勞動力老化、青農回鄉從事農業卻沒有土地等問題,
請問未來退休儲金條例是兩種制度並行嗎?
主席:請農委會陳主任委員說明。
陳主任委員吉仲:主席、各位委員。是,謝謝委員的支持,也感謝委員這幾年在基層跟農委會、農
民一起座談,大家都認為要趕快推動職災保險、農業保險以及農民退休儲金條例。我們的內容
是,把原來的老農津貼當成基礎的年金給付,再加上退休儲金,是兩個合在一起。誠如剛剛委
員所講的,多一層保障,兩個合在一起,讓農民一起領。
陳委員素月:這裡面有個問題,不曉得我的理解有沒有誤差,以後是以老農津貼為基礎,再加上農
民退休儲金。可是很多農民一輩子從事農務,他已經 64 歲,他的農地因為政府辦理重大公共建
設而被徵收,他的農保資格可能會喪失,請問他 65 歲時,未來是不是只能領農民退休儲金,沒
有老農津貼?
陳主任委員吉仲:這位農民 64 歲,離 65 歲領老農津貼的時間非常接近,現在只要 65 歲以上,農
保資格的要求是不用保留一分地,因為他可以把土地轉租出去。
委員剛才講的應該是,他農地被徵收時,會不會因為持有土地而喪失農保資格而沒辦法領。
陳委員素月:對。
陳主任委員吉仲:但是他只要三年內承租或購買其它土地,從事農業生產,一樣可以維持他的福利
。我請本會的農糧執秘做完整的說明。
陳委員素月:對農民來說,他們可能……
主席:請農委會輔導處王執行秘書說明。
王執行秘書東良:主席、各位委員。如果農民土地被政府徵收,他有三年的寬緩期,這三年內他還
是具有農保的資格,他要領老農津貼,在 65 歲當時要備有農保資格,以上。
陳委員素月:我在基層拜訪時常遇到農民,當然目前還沒有農民退休儲金制度,當他們 65 歲之後
,還有農保資格,領有老農津貼,但是他 70 歲或七十幾歲往生時,可能名下沒有農地,目前是

有慰問金的方式,當他往生時就沒有慰問金時,他等於連喪葬津貼都沒辦法領。本席的想法是,
65 歲之後的退休儲金、老農津貼應該跟土地脫鉤,不要再有土地的限制,我的想法是否可能?
陳主任委員吉仲:委員這個問題在實務上有很大困難,即 65 歲以後到底還要不要繼續保有農地,
否則老農津貼會受影響,甚至往生以後 15 萬元慰問金能不能領取?我讓執秘跟委員報告這個主
要的細節……
陳委員素月:因為時間關係,會後我們可以再討論。在實務面、執行上面還有一些需要再考慮的部
分,本席希望農委會要重視。
陳主任委員吉仲:好。
陳委員素月:另外,有關肥料的部分,已經兩個月了,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目前農委會宣布每包補
助 20 元,有暫時紓緩搶購肥料的狀況,可是農委會要求農民要留存款簿等資料,造成很多農民
都抱怨他們就是不識字,你還要求他寫這麼多東西,對他們來說非常麻煩,農委會為什麼要求
農民留下這麼多資料?
陳主任委員吉仲:向委員報告,也請委員幫忙向彰化鄉親說明,他只要拿身分證來辦就好了,不需
要拿存款簿,因為大部分的農民只要是 65 歲以上有領老農津貼的,我們都有他的帳號,時間到
就會撥款下去。
陳委員素月:這可能又是實務面的問題,請農委會要注意,因為我接到農民反應要填一大堆東西。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知道,第一次比較麻煩,有了資料以後,因為領肥料補助 1 包 20 元不是只有
這個月來買就有,下個月來買還是繼續補助 20 元,甚至疫情如果嚴峻的話,我們也可以加碼,
甚至未來直接給現金補助的時候,我們就有資料了,到時候匯款更簡單,尤其是實耕者,因為
如果跟地主不同人時,將來要現金補助可能會補到地主,所以只有這時候才能一次把所有農民
的資料建立,只有第一次比較麻煩而已。坦白講,在這兩個禮拜,從 4 月中到 4 月底就是我們
最大的挑戰,我們現在全部動員。
陳委員素月:我知道,主委剛才有提到,第一關最麻煩,但是要怎麼跨過去這個麻煩的關卡。
陳主任委員吉仲:我們要請所有的農會和肥料行幫忙,萬一是不認識的農民,像我媽媽不識字不會
寫,就要替他寫好,三聯單先讓他拿回去,農會再私底下上系統登記,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跟
農會和肥料行講好要怎麼宣導。
陳委員素月:我希望農委會要加強宣導,減少不必要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