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委員嘉瑜:(12 時 26 分)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我們的議程是道路交通安全改
善辦理情形,根據交通部的報告,其實近幾年來我們交通安全事故的件數不管是傷亡的事件或
是整體的數據都持續攀高,而且是創新高,在你的報告裡面也提到,18 歲到 24 歲年輕人的死亡
人數占最多數,而且增高了 14.1%,原因到底在哪裡?
主席:請交通部王次長說明。
王次長國材:主席、各位委員。現在增加最多的應該是高齡者,另外則是委員所提的 18 歲到 24 歲
,年輕人主要是因為騎機車受傷或死亡最多。
高委員嘉瑜:對,所以機車的傷亡事故是現在大家最關心的交通安全,在報告中有關強化機車安全
只提到駕訓班、ABS 配備等等,但是對於機車騎士來講,包括人孔蓋的防滑係數、標線的防滑
係數、伸縮縫、坑洞等等,這些隱形殺手才是機車發生事故最主要的原因。這些設施未來如何
去改善、提升,我們想看到的是這些具體的數據跟改善的結果,但是在你們的報告裡我完全沒
有看到。我希望交通部能夠去了解各縣市政府在這方面的改善狀況,並提供報告給我們,如何
減少機車傷亡的事故,這個非常的重要。
另外,機車騎士很關心,長期以來我們用車種分流、兩段式左轉來限制機車騎士的路權,但
這對機車騎士到底是不是一種保障,還是一種歧視,還是反而增加了機車騎士的危險?據我們
了解,全世界目前很少國家有在用車種分流、兩段式左轉,這幾乎是臺灣獨創的,請問次長,
你知道哪一個國家有兩段式左轉嗎?
王次長國材: 據我了解應該是臺灣而已。
高委員嘉瑜:只有臺灣。那麼哪個國家現在還在用車種分流?
王次長國材:但是臺灣的機車非常多,大概有一千三百多萬輛。
高委員嘉瑜:臺灣是全世界機車最多的國家嗎?如果這個政策這麼好,為什麼其他國家不採用呢?
臺灣是在民國 67 年的時候推行了禁行機車的車種分流政策來限制這些機車騎士,可是長期以來
被民眾所詬病,現在機車騎士要求的是車速分流、車向分流,才能夠真的保障機車騎士的路權
。
我們的機車騎士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呢?機車族面臨的是,在內側禁行機車的情況之下,要求
機車族只能走外側,但外側卻會遇到公車停靠站、汽車違停等等的狀況,機車族往往就在這個
狹縫中求生存,導致機車事故發生。交通部應該非常了解,在車種分流的情況下,其實反而對
機車族造成傷害。請問在座的所有官員,你們目前有在騎機車嗎?只有 1 位,所以你們都很了
解,要求機車騎在外車道反而會增加機車的困擾。因此,車種分流實際上造成亂象平生,你可
以從螢幕上看到這就是我們機車族的現況,在外側車道會面臨這麼多的問題,而在路口左轉的
時候,因為每個路口的規定幾乎都不一樣,有的路口機車可以直接二段式左轉、有的都不行、
有的免左轉,每個路牌都不一樣,如果機車族不了解那個路口的規定,機車族到了這些路口還
來不及看路牌,就已經違規了,甚至已經發生交通危險了。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然而交
通部也沒有辦法去整合這些不管是牌面的亂象,還是統一的規定,所以往往讓機車族誤陷法網
而產生更多的危險。實際上,機車待轉區也被詬病成為機車待撞區,因為待轉區直接跟車輛的
相衝突,導致在待轉區的機車族其實沒有比較安全。對於機車族所要求的取消待轉區與車速分
流的部分,交通部現在的規劃跟政策為何?
王次長國材:待轉區我們一般要求劃設在適當的位置,要有適當的空間,比如說……
高委員嘉瑜:但在這種車道狹窄的狀況之下,有些縣市政府確實很難依照標準劃出待轉區,導致待
轉區時常產生很多問題。我們從地方到中央,其實發現很多長期以來中央、地方所面臨的問題
,但是有些地方政府是跑在前面的,像桃園市政府從 2017 年開始就順應民意取消禁行機車,並
且開放免待轉。實施此政策之後,機車的車禍率降低 40%,所以地方政府看到這個問題而且開
始改善之後,確實讓機車族的肇事率降低了,但是中央似乎沒看到這個問題,也沒有任何的回
應。關於取消機車待轉跟所謂的車速分流、取消禁行機車這樣的政策,交通部是不是應該儘速
研擬一個報告出來?請問次長,針對這個機車族長期關心且要求的議題,交通部是不是能夠趕
快研擬?還有剛才說到機車族的隱形殺手的問題,各縣市政府到底有沒有去改善,有沒有提升
防滑係數,是不是能夠給我們一個具體的報告,多久之內可以給我們一個規劃方案?
王次長國材:路平的部分在市區道路是地方政府,在省道部分是我們,現在包括防滑係數、平整都
在進行,這個部分的確造成機車族很多的傷亡。
至於剛才提到的待轉區或內側禁行機車,我們的想法是因地制宜,比如無法設置待轉區,就
改為機車的專用號誌,現在像中山北路這邊也有這樣……
高委員嘉瑜:我們希望中央不要把責任推給地方,因地制宜就是一個推卸責任的作法,中央要有一
個統一的政策,對於現在的車速分流、車向分道、取消兩段式左轉這樣的政策,你們的目標跟
規劃如何,是不是能夠有個具體的方案?還有剛剛您所說的,關於坑洞、防滑係數等等的改善
有沒有落實,這部分交通部後續有沒有去監督跟要求,我們也希望能夠看到具體報告。請問次
長多久內能給我們相關的報告?
王次長國材:我們把我們現在進行的狀況於兩個禮拜給委員書面報告。
高委員嘉瑜: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