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委員孫綾: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看到剛才有委員關心花蓮賞鯨船的議題,業者常為
了讓遊客更近地觀賞鯨魚,而會將漁船開得非常近,這樣的行為對生態不但有破壞,還造成了
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鯨魚噴出的水和氣體其實也是有害的,但民眾和業者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宣導應保育生態之外,也要讓民眾和業者清楚知道,為了不破壞生態就要與鯨魚保持一
定的距離,同時鯨魚噴出的氣體和水其實是對身體是有害的。把這樣的訊息告訴他們之後,他
們就會自然而然地保持一定的距離了,因此希望主委能在這方面做這樣的要求,好嗎?
主席:請海委會李主任委員說明。
李主任委員仲威:主席、各位委員。非常感謝委員,現在實有必要對保育類的生物制定觀賞規範…
…
呂委員孫綾:對,也要把規範訂定出來。
李主任委員仲威:保育署現在正在做,等觀賞規範定出來之後,我們就會向業者提出要求,避免這
樣的狀況再發生。其實,創造雙輸是最糟糕的現象。
呂委員孫綾:沒錯,所以希望相關法律訂定出來後,一定要加強宣導,並且告訴民眾,保持距離對
我們才是安全的好嗎?
李主任委員仲威:好的。
呂委員孫綾:去年開始其實就有個「籌建海巡艦艇發展計畫」,預計要於 2027 年完成 141 艘各型
海巡艦艇,其中 4 艘 4,000 噸級的巡防艇已於今年 1 月開工了,預計會於 2020 年完成第一艘。
要請教主委的是,海巡署現在有沒有成立專案建造小組,確保 2027 年能如期如質地完成 141 艘
的各型海巡艦艇?
李主任委員仲威:整個工作是由海巡署艦隊分署負責的,他們自己有完整的編組,會有編組就執行
面關注執行的狀況;另外,海委會也有督導的編組,海委會和海巡署都有這樣的編組,能隨時
掌握相關的進度。我們希望這六型 141 艘船都能如期如質如預算地完成。
呂委員孫綾:主委有信心可以如期如質如預算地完成那 141 艘艦艇嗎?
李主任委員仲威:有。現在的進度都非常平順,均按照計畫在走。
呂委員孫綾:剛剛我也聽到其他委員所關心的兩個部分,其一是 141 艘海巡艦艇完成後,我們的海
巡碼頭是不是就有容納這些艦艇停泊的能量?因此主委在海巡碼頭方面有無任何規劃?
李主任委員仲威:剛才有委員關心大型船的靠泊,其實委員在 23 日臺北港的海巡基地那邊就已看
到了碼頭。
呂委員孫綾:是的。
李主任委員仲威:臺中市的海巡基地也於去年年底完工,碼頭也可以開創出來;至於高雄則會與海
軍合作並簽訂協議,而蘇澳也是如此。因此未來大型船靠泊的問題其實不大,至於 1,000 噸以下
的小型船,我們會以相對汰除的方式……
呂委員孫綾:相對汰除?
李主任委員仲威:興建好之後,老舊的船會被汰除掉,因此數量上是差不多的,未來海巡雖然增建
了這麼多船,但其靠泊問題也都在我們的完整規劃中。
呂委員孫綾:海巡艦艇其實有在汰除,也會與海軍共用合做碼頭,因此可以看到在建造不同形態的
艦艇上,除了 4,000 噸的巡防艦外,海軍出身的主委也對其他的艦艇非常熟悉。600 噸的海巡艦
其實是以海軍的沱江艦為基礎,希望未來海巡艦可以納入平戰轉換的設計,因此在維修與人員
的訓練上都非常需要與海軍合作,而剛才主委也講到,有些碼頭會與海軍合作,因此請教未來
興建海巡基地時會不會持續與海軍協調,增加碼頭共用的部分?
李主任委員仲威:當然可以,其實海軍如需使用我們的碼頭,在我們使用上仍有餘裕的時候,絕對
歡迎他們來共用。
呂委員孫綾:在共用碼頭方面,你們和海軍也有很多合作,目前 4,000 噸級巡防艦的任務是負責遠
洋巡護與救難的工作,而主委剛剛也提到,其中也設計了能讓海軍反潛直升機升降的空間,而
駕駛艙周圍也預留了射控系統以及光電指揮儀的空間與管線,就是希望未來能方便安裝飛彈系
統。也就是說,未來要規劃海巡艦艇能夠平戰轉換,在發生戰爭的狀況下,海巡船艦就能馬上
納入戰力之中。因此我想請教海巡署,這方面目前是如何準備的?另外,海巡隊員在操作武器
系統方面,未來有沒有相關的培訓機制?未來又會如何與海軍合作?
李主任委員仲威:依照國防法,在戰時或緊急狀況時,我們就要接受海軍的作戰管制,所以艦艇一
定會接受海軍的管制,海軍在這樣的狀況下會怎麼用這些船,就要由海軍決定,我們現在只是
把基礎設施準備好,屆時要裝上什麼武器就由海軍決定了。當然,武器裝上之後,操作人員與
人力自然也必須由海軍派遣,畢竟海巡人員不可能熟悉相關系統的操作,所以我們與海軍已就
這方面進行了諸多討論,他們也清楚地瞭解我們能做到什麼地步,而他們要做到什麼地步。
呂委員孫綾:未來有沒有可能與海軍合作,像是海巡會扮演協助的角色,操作的部分則由海軍主導
,因此還請主委於會後過來說明要怎麼協助海軍的部分好嗎?
李主任委員仲威:會後會再向委員詳細報告。
呂委員孫綾:謝謝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