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委員宜康:(9 時 48 分)主席、行政院賴院長、施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各位同仁。首先請教
衛福部陳部長,部長是台北醫學院的校友,與林奏延部長前後兩位都是北醫的校友,這是北醫
的光榮。據我了解,你本來要接北醫的董事長。請問如果台北醫學大學沒有北醫附醫、沒有萬
芳醫院、沒有雙和醫院等等臨床醫學機構作為資源,從台北醫學院到台北醫學大學是不是會缺
掉非常重要的一塊?
主席:請衛福部陳部長答復。
陳部長時中:(9 時 49 分)主席、各位委員。對,那幾乎沒有辦法運作。
段委員宜康:請教賴院長,你是臺大醫學院及成大後醫學系畢業,也在成大醫院服務過,如果沒有
成大醫學院作為後盾,成大醫院會不會有現在的地位?
賴院長清德:會有影響,醫學院應該還是要有醫院互相支援。
段委員宜康:醫學院還是要有醫院作為相互支援。給各位看第一張表,這是根據衛福部統計單一院
區,台灣從北到南、從南到北最大的 8 個醫院,當中有哪一個醫院是沒有在同一個體系或是直
接隸屬的醫學院作為後盾?
賴院長清德:榮民總醫院。
段委員宜康:只有排名第二、病床數第二多、在臺灣的醫療體系大概是僅次於臺大醫院的臺北榮民
總醫院,它沒有屬於同一個體系或是直接隸屬關係的醫學院作為後盾,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缺
憾。
請看下一張表,這是臺灣各個醫學院的醫學系,我們大致上照升學的排名排序,大概也是這
些醫學系在臺灣醫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即臺大醫院,這當然不用講;請
賴院長看成大附設醫院及它的病床數,它是醫學中心;請陳部長看臺北醫學大學有一個醫學中
心,是接受委託很久的萬芳醫院,以及一個準醫學中心,是接受衛福部委託的雙和醫院,它本
身還有一個北醫附醫,是區域醫院,以上這些醫院體系加起來病床數超過 2,000 床。
所有的醫學院醫學系排名第二的是陽明醫學系,可是陽明醫學系的附設醫院是在宜蘭的區域
醫院,它的病床數只有 400 床,而且陽明醫院在北投石牌,陽明附醫在宜蘭,距離這麼遠,目
前只有 400 床,在未來第一期擴建之後也不過 529 床,以這樣的地理位置、醫院規模及醫院地
位比起其他重要的醫學院醫學系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缺憾,請問兩位是否同意?
陳部長時中:同意。
段委員宜康:我們看下一張表,回顧當初陽明醫學院要建立的過程,我不曉得邱主委知不知道榮總
過去的醫生是由國防醫學院帶去的?至民國 54 年,國防醫學院兼榮總的院長盧致德開始討論要
籌設醫學院,一開始說要私立,後來變成公立;民國 60 年,行政院准予籌設,由教育部負責辦
校跟招生;民國 64 年,陽明醫學院宣布成立,開始招生,但是也從此跟榮民總醫院就分開了。
即便在地理位置上,兩個是連在一起;即便兩個之間有建教合作關係;即便行政院正式核定榮
總是陽明醫院的教學醫院;即便行政院有明文陽明醫學院的教師得以專任榮民總醫院,但是陽
明醫學院後來改制為陽明醫學大學,隸屬於教育部的體系,榮民總醫院隸屬於輔導會的體系,
在行政上畢竟是分屬不同的部會。
至於影響是什麼呢?我請各位看下一張表。臺大醫院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其人事是大學自
己決定,不須報教育部。再看下一張表。臺大醫院的醫學院院長是由遴選委員會產生,而臺大
醫院的院長是由臺大的校長諮詢臺大醫學院的院長,從醫學院的教授中聘任,也就是其實是臺
大醫學院的院長決定臺大醫院的院長;臺大醫院的副院長是由臺大醫院的院長跟臺大醫學院的
院長商量,再從教授當中去請校長聘任,而外科部、內科部等各部的主任及副主任統統都是由
醫院的院長跟醫學院的院長商量之後,報請校長來聘任,連校長都管不到,是由醫學院跟醫院
做決定。所以,我跟潘部長請教,臺大醫院的人事會報到教育部來嗎?
潘部長文忠:在整個規範跟程序上是不會。
段委員宜康:可是我們來看退輔會及榮總,請看下一張表。賴院長知道榮總的院長是誰核定嗎?
賴院長清德:榮總的院長要退輔會建議……
段委員宜康:報請行政院核定,即行政院做決定。至於榮總的副院長呢?請教邱主委。
邱主任委員國正:退輔會可以決定。
段委員宜康:所以,要由榮總報請退輔會做決定,榮總自己不能決定。請問榮總的內科部主任由誰
決定?
邱主任委員國正:也是院長決定,但是要報退輔會。
段委員宜康:不是,請各位看這張表。榮總的一級醫事單位主管是由榮總擬報退輔會,由退輔會核
定;另外,薦任官等以上行政人員任免遷調、簡任十職等二級主管以上的技術人員任免遷調,
以及榮民總醫院跟分院師(一)級的醫事人員、單位主管統統都是由退輔會來做決定,所以對於
榮民總醫院人事是極大的干預!我請問兩位部長,你們有聽過臺大醫院的人事,受到政治力的
干預嗎?臺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副主任及外科部主任、副主任,有政治力介入,包括立法委員
關說會有效的嗎?
陳部長時中:基本上都是醫院自主。
段委員宜康:可是我們都知道榮總的人事到了決定要升遷的時候,各種關係奔走競爭,邱主委雖然
剛剛上任,但是我相信你也聽過很多,為什麼?因為都是由行政院跟退輔會核定,所以政治力
就有可能會介入。
我們來看一下榮總,榮總未來的地位和陽明醫學院,我剛才一開始就跟幾位請教過,他們各
自缺了一大塊,榮總沒有一個醫學院做為後盾,陽明醫學院沒有一個足夠規模的附設醫院做為
臨床醫學基地。
當初陽明醫學院的成立本來就是這個功能,在地理上,兩者相連;在關係上,兩者非常緊密
,但是非常遺憾,在行政隸屬上,他們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所以其實榮總應該要和陽明大
學醫學院合併,而前提是我們要確保榮民就醫權益,以及在他應有的福利和補助統統不變的前
提之下,甚至榮民總醫院的名稱不變的前提之下,應該要促成這樣的合併,而這個合併需要修
法嗎?需要立法嗎?不需要,它全然是行政作為。
我給各位看一個例子,這個表格是榮民在台北榮總就醫的人數及比例,可以看到其實是逐年
降低,但是我為什麼要強調台北榮總的名稱不變?為什麼要強調榮民就醫的福利和補助不變?
當然是怕有心人士操弄,說我們想要剝奪榮民就醫的福利、補貼及權益,我再次強調,前提是
這些統統不變。
接下來,我們再看一個例子,這是那時候衛生署的署立新竹醫院和竹東醫院併入台大醫院,
變成台大醫院的新竹分院和竹東分院,在 2011 年 7 月 1 日正式移撥給台大,而這個移撥作業是
由衛福部發動,跟台大磋商,然後經由行政院核准,所以署立新竹醫院和竹東醫院就併入台大
醫院,變成台大醫院的新竹分院和竹東分院。
下一張圖片是今天的結論,陽明大學和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併,讓台北榮民總醫院成為國立陽
明大學醫學院附設榮民總醫院,所有榮民就醫的福利、補助和權益統統不變,這樣才可以相輔
相成,成為台灣國家級的生技和醫學研究的重鎮,把兩者所欠缺的,本來就應該有的,拖了幾
十年的,最重要、生命中欠缺的那一塊可以補起來,請問退輔會邱主委,您可以接受這樣的安
排嗎?
邱主任委員國正:可以接受,因為剛才委員特別強調,它的目的、宗旨都不變的話,我們樂觀其成
。
段委員宜康:謝謝邱主委。請問賴院長,你覺得這樣的安排是合理的嗎?
賴院長清德:這個方向可以研究,我會請退輔會、教育部去研究。
段委員宜康:我建議賴院長指定一位政務委員,因為這是跨部會,還要和陽明大學磋商,來研究推
動陽明大學醫學院和台北榮總合併事宜,謝謝。
賴院長清德:謝謝段委員。